-
会稽山半年报背后:黄酒企业高端化、年轻化之困
发布日期:2025-09-23 01:40 点击次数:1288月21日,会稽山发布2025年半年报:营收8.17亿元,同比增长11.03%,保持两位数的稳健增长;但净利润仅为9387.71万元,同比增长3.41%,明显低于营收增速。这一“剪刀差”现象,引发业内关注。
对于黄酒行业而言,增长与盈利失衡并非孤例。会稽山的半年报,是整个行业在转型升级中的一个缩影:高端化、年轻化战略正在推动营收扩张,但利润端却承压不小。如何找到平衡点,成了摆在黄酒企业面前的关键命题。
财务透视:增长与利润的剪刀差
从财务层面看,会稽山上半年营收表现亮眼,延续了一季度的增长势头,尤其是中高端产品贡献了主要动力。然而,利润端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,净利率由去年同期的12.37%降至11.52%。
造成这种分化的主要原因在于费用端。销售费用一季度同比增长58.43%,研发费用同比增长62.5%,虽然没有半年整体数据,但趋势已然清晰:会稽山正在大幅投入市场拓展和产品研发。这类“前期高投入”战略在白酒行业并不少见,但白酒企业凭借高利润率与品牌壁垒往往能消化这类费用;而黄酒行业本身基数较小,毛利率虽高达55.45%,但绝对盈利能力有限,一旦费用扩张,就会迅速侵蚀利润空间。
现金流数据同样值得关注。经营现金流从一季度的0.1629元/股下降至上半年的0.0184元/股,甚至一度转负。应收账款和存货均处于历史高位,说明市场扩张过程中,渠道赊销和产品积压问题可能在加剧。所幸,公司资产负债率仅17.67%,货币资金储备充足,短期财务风险可控。
换言之,会稽山财务表现的最大矛盾点在于:收入增长靠的是高投入,但短期利润和现金流却因此受压。这一矛盾不仅是会稽山独有,而是黄酒行业转型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困境。
战略观察:高端化与年轻化的双引擎
面对黄酒市场消费人群老龄化、区域性强的现实,会稽山近年来将高端化与年轻化作为两大核心战略,从半年报中可以看到这两大方向均已显现阶段性成效。
首先是高端化。1743黄酒、兰亭系列等战略性产品增长稳健,中高端产品收入占比已达66.1%。特别是兰亭国酒,通过与《诗酒中国心》这类文化IP合作,不仅强化了文化溢价,还在单场直播中实现了过千万的销售额。对于黄酒企业而言,高端化不仅是价格带的提升,更是品牌价值的再造,会稽山显然已经意识到这一点。
其次是年轻化。电商渠道收入同比增长超过40%,抖音平台GMV进入黄酒类目前三,非江浙沪市场收入占比提升至35%,显示全国化和年轻化战略正在发挥作用。通过直播带货、短视频营销,会稽山成功吸引了年轻消费群体的注意力。
然而,挑战依然存在。年轻化产品如气泡黄酒、咖啡黄酒等在行业中增速超过30%,但会稽山相关产品占比仍不足10%。换句话说,尽管会稽山的营销动作“新”,但产品结构上的年轻化程度“旧”,短期内难以真正抓住年轻消费群体的持续需求。这一结构性问题,决定了其年轻化战略能否真正从流量转化为长期销量。
行业挑战:扩张与竞争的双重考验
会稽山的挑战不仅来自企业内部,也来自行业外部的竞争加剧。
古越龙山在华北、华南市场增速达55% 和62%,非江浙沪收入占比超四成。金枫酒业则依托外资背景强化国际化路径。而青岛啤酒通过收购即墨老酒进入黄酒赛道,带来跨界竞争的新变量。啤酒企业在渠道、品牌推广上的优势,可能会对传统黄酒企业形成强烈挤压。
从内部来看,高投入带来的利润摊薄问题突出,行业平均销售费用率持续上升。虽然短期内带来了流量与曝光,例如在董宇辉直播间带货时实现了超千万的观看量,但如何将短期的热度转化为长期的利润增长,仍是黄酒企业的共同难题。
更深层次的挑战来自消费环境。年轻消费者对低度化、利口化的需求持续上升,黄酒企业需要在传统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点。若产品创新跟不上,黄酒可能会被边缘化,丧失在年轻消费群体中的位置。
总体来看,会稽山上半年表现出的“营收增长与利润承压”矛盾,是黄酒行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难题。高端化与年轻化战略方向无疑正确,但如何让增长真正落到利润端,才是决定企业未来的关键。
下半年中秋、春节旺季将是检验会稽山战略落地成效的重要时点。对于整个黄酒行业而言,这不仅是一场“销量战”,更是一场“结构战”:谁能在高端化与年轻化之间找到增长与利润的平衡,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先机。